講好身邊的故事
作者:唐海梅 來源:寧夏電投
榜樣,可以是偉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很多人。在公司供熱發(fā)展的道路上,我身邊有這樣一些人,處處發(fā)揮著榜樣的作用,讓人敬佩。
2018年8月,一個炎熱的上午,還在黨群部工作的我,和工程部楊東輝、市場開發(fā)與經營管理部湯景婕兩位師傅一起參加了寶湖路地下管廊補償器安裝驗收工作。一下車,現場人員遞給我一雙40余碼的黑色及膝雨鞋。工地沒有小碼雨鞋,沒辦法,我36碼的腳只能套上這雙40余碼的大雨鞋。這是我第一次下管廊,負一層到負二層的廊體深近5米,沒有樓梯,只有一節(jié)6米長的梯子斜立在廊體之間,梯子的間距很大,令人望而生畏。只見楊東輝毫不猶豫地順著梯子下去了,湯師傅緊隨其后,看著同事們一個個“臨危不懼”,我暗暗給自己鼓勁加油,咬咬牙,抓著梯子顫顫巍巍地跟在后面。
未建設完工的管廊里沒有燈,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與外面炎熱的天氣不同,管廊里終年不見陽光,有些陰冷,地面上到處是滲出來的積水。一路上,我們打著手電筒,順著微弱的燈光涉水前進,積水有的地方淺,有的地方深,最深處快淹沒我的膝蓋。我拖著大而沉重的雨鞋,前進,再前進。身邊的湯師傅和楊東輝一刻也沒停,黑暗與積水對他們而言仿佛不存在,他們借助手電筒的燈光,一路上仔細檢查固定墩管道上補償器的固定螺栓是否拆除。補償器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固定,但安裝時必須拆除,如果不拆除,補償器起不到補償作用,會使波紋管補償器破裂,引發(fā)事故。管廊中的補償器安裝在上下兩層管道上,上層管道高達3米左右,低的離地面大概只有30厘米。楊東輝邊走邊檢查,時而爬上3米多高的管道,時而低頭彎腰查看管道下方的補償器,并用手里的記號筆認真作著記號。他一邊檢查,一邊還不時地和湯師傅溝通交流,囑咐監(jiān)理和施工方一些注意事項。爬高、仰頭、記錄,彎腰、低頭,記錄,再前行,這一路他重復著相同的動作,沒有一絲不耐煩,也沒有任何怨言。當我們來到一處管道固定墩查看時,湯師傅忽然借助微弱的手電筒光沿梯往上爬,我們都驚呼“湯工,快下來!快下來!”湯師傅一邊往上爬,一邊說“沒關系,沒關系,我要看看這里的安裝情況”。她向上爬了兩米多高,與施工人員討論確認無誤后才下來,哪里像54歲即將退休的女同志,但她在驗收過程中沒有一絲松懈,在檢查補償器的同時,還不停地檢查管道安裝情況。就這樣,我們深一腳淺一腳,一路走一路查,前進近三公里才全部查驗完畢。
當顫顫巍巍地爬上梯子,踩到結實的地面,看著藍藍的天空,感受著暖暖的陽光時,我的心里涌上了深深的感動,感慨我身邊的這些同事,感慨他們的這份認真和敬業(yè)。共產黨員楊東輝,他的身影留在了燈火通明的施工現場,汗水灑在新建的換熱站和長長的管線上,工程、道路、換熱站、機組……他如數家珍,把公司當成家,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只有始終如一的埋頭苦干和默默奉獻。預結算崗位老員工湯景婕,她的口頭禪是“做工程預結算,一定要去現場”,盡管年齡大了,眼睛花了,但依然經常下現場,拿著放大鏡查看圖紙,為我們年輕人樹立了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榜樣。與他們共事,讓我“如入芝蘭之室”,染其香,得其美,激勵我不斷前進。
(熱力公司 唐海梅)